客服电话: 028-85224567 (365天无假日,上班时间8:30-20:00)

青少年抑郁心理工作的经验总结
2021-02-05 13:52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当中,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普及需要各种角色各种视角的发声,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不只是自上而下的行为。成年康复患者代表成年康复患者,家长代表家长,孩子代表孩子,精神科医生代表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代表心理咨询师,再具体化的讲,每个人其实只能代表自己。
 
青少年抑郁心理咨询
  
  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有一些零散的工作经验是我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总结的,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抛砖引玉,可以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第一,家庭治疗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尊重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明确家庭治疗展开的方式和范围,让全家人坐在一起沟通并不叫家庭治疗,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一定要明确的征求家庭成员的意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边界而不能想当然。哪怕收到的都是积极的反馈也要小心谨慎,因为总有被我们观察不到的部分。
  
  第二,在充当家长和孩子翻译角色的时候,不能把孩子真实的感受直接反馈给家长,有的家长会受不了,一定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过滤掉家长的焦虑,这一点很难,特别是在亲子关系对立的家庭当中,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平衡很难把握。
  
  第三,心理咨询的作用很有限,不迷恋权威或者新的技术,也不迷信各个领域的专家,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焦虑和无力感,才会寄希望于理想化的存在。和家长渴望灵丹妙药的心理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因为咨询师的自恋和自我防御而披上了专业化的外衣。
  
  第四,青少年抑郁真正康复的最后阶段需要脱离抑郁症患者的圈子,社会化功能的恢复需要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不太可能通过治疗或者病患的环境实现。抑郁症患者的抱团互助非常必要,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何脱离抑郁症患者的圈子,顺其自然地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中,也是孩子和家长需要考虑的。


028-8522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