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选择轻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5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正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
自杀已成为了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0~19岁的青少年中,约有15%的人曾有自杀的念头。而自杀的很大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得了抑郁症。但是儿童青少年抑郁却一直被我们忽视。
下面,小编讲一个真实案例。
周六上午,浩浩由父母带着走进一家心理咨询机构。
初中之前的浩浩一直是大人眼中的“小太阳”,活泼开朗,调皮好动,成绩名列前茅,是小朋友中的“孩子王”。
但是上了初中之后,爸爸妈妈发现,浩浩“变了”。浩浩成绩一落千丈,回家后不爱跟爸妈交流,在班里也总是独来独往,整天无精打采,闷闷不乐。
一位好友跟浩浩爸妈说,浩浩可能是得了“抑郁症”,让浩浩爸妈带孩子去看看。
浩浩爸妈感到不可思议,“小孩子怎么会得抑郁症”“跟我们大人比起来,现在的孩子们简直太幸福了,我们给了能给的一切,有什么好烦恼不开心的,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是现在的小孩太脆弱,抗压能力太差吗?”
一、未成年人抑郁一直被忽视
跟浩浩爸妈有同样想法的大人不在少数。
在中国,成人抑郁症经过近些年的普及,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但未成年人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受精神情绪问题的困扰,需要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诊断、治疗和心理干预,对于许多成人来说都还是盲区。
成年人受困于自己的烦恼,常有种草率的想法,认为孩子的世界无忧无虑。但实际上,未成年人正处在情绪和精神上格外脆弱的时期。
经心理咨询师评估,浩浩确实得了抑郁症。上了初中以后,面对新的课程,浩浩感到吃力,一直掌握不了学习方法,在一次月考中排名一落千丈,这对曾经的“学霸”来说,是一次“信心的摧毁”。
加上到了初中要住校,浩浩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遭到舍友的嫌弃,浩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业压力大和人际关系矛盾接二连三的到来让浩浩无力承受,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自己偷偷躲起来哭,每晚都难以入睡。
二、青少年抑郁了,该怎么办?
未成年人抑郁很多时候没有非常明确突出的症状。
有时候,孩子频频走神,人们会误以为他们得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不知道他们内心深处正在发愁。有的孩子表现出脾气暴躁,和同学关系变差。还有很多孩子并未表现出对立、好斗,显得内向安静,不被注意。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这些情绪和症状,只要休息休息,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但抑郁症并不会自行消退。一个受学业压力困扰的孩子,往往也不会因为暂时中止学业就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的《世界青少年健康报告》中指出,一半的成年人精神心理疾患开始于14岁,然而大多数问题没有得到识别诊治,对一生精神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幼年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等到孩子成年了,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精神和情绪上的问题又会影响他们新的人生课题,甚至使他们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失眠,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不再感兴趣,闷闷不乐,回避社交等问题,请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医院,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