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棕南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对一个来访者失眠的案例进行了答疑,并以此为衍生阐述了有关睡眠的方方面面,也提醒各位咨询师朋友,在面对相似案例时,不但要多角度思考,更重要的还是看到“失眠”背后的真实渴望。
案例描述:
女,30岁,未婚,从记事起,就知道自己睡眠不好,边上的人先睡着(感觉像死了),自己就睡不着,父母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看过医生,自己觉得是心理问题。以前问过父母,小时候没有发生创伤事件,交往过几个男友,由于睡眠的问题,减少了性生活,近期刚与男友分手。不知道睡眠不好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会影响与异性的交往,如何改善?
案例分析
1.睡眠状态是心理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指标,25%的人存在睡眠问题
(1)一般意义上说,躺下7分钟无法入睡,就认为有睡眠问题
(2)睡眠质量低,常常处在浅睡眠状态,易醒
(3)半夜清醒,再次入睡困难
(4)多梦,常常会在梦中醒来
(5)早醒,睡眠周期短
(6)头脑不清醒,不管睡了多久,起来还是会犯困,感觉疲乏
(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这种情况不属于睡眠问题,是呼吸问题,但会造成大脑缺氧,干扰睡眠,降低睡眠质量。
建议睡眠长度不要超过9小时,一般控制在7~9小时之间。最少不要少于5小时。在我们深度睡眠状态下,会血压降低,脑脊液会出来帮助我们将大脑中的蛋白质垃圾清洗掉。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小时
2.睡眠问题:
分为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咨询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咨询方案。
3.睡眠阶段的划分:
(1)入睡期:开始昏昏欲睡,脑波开始变化,频率渐缓,振幅渐小
(2)浅睡期:这一阶段脑波呈不规律进行,这阶段比较易醒
(3)深睡期:这一阶段开始呼吸减慢,血压降低,体温下降,不易被叫醒。梦魇常常出现在这一阶段
(4)快速眼动期(REM):这一阶段会出现梦境。第一次入睡一个半小时之后会出现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的时间一般是7-15分钟,平均在10分钟左右。
(5)随后会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越靠近凌晨,睡眠周期变得越来越短,REM睡眠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我们的梦境就会越来越丰富,梦中的情节和情绪也会增加。每晚会有5-7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都会做梦,所以理论上来说每晚我们都会做5-7个梦。有些人说自己很久不做梦,只是没有在快速眼动期醒来而已。
4.改善睡眠的方式
(1)充分利用阳光对睡眠进行调整。我们的睡眠质量取决于褪黑素。褪黑素由大脑的松果体分泌。当光线强烈的时候它的分泌就会减少,人就会变得清醒。到了晚上光线不足的时候,褪黑激素就会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开始犯困。我们可以利用褪黑素的特性,在每天上午或中午晒太阳半小时。可以利用阳光告诉自己的身体现在是白天,要处于清醒的状态。在12小时之后就会进入褪黑素分泌的高峰期。
(2)晚上睡觉前远离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所散发出的蓝光会给到身体一种误导的信号,让身体认为目前处在破晓时分,身体就会越来越清醒。201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所研究的成果也与此有关,研究表明在细胞水平上有生物钟。也就是说生物钟不止对人作为一个个体有用,可能在我们的细胞组织器官之中也存在。身体中的生物钟如果是一致的,整个人也会比较统一。反之身体就会产生困扰。
5.吾脑节律比较相似的伴侣:
(1)腔肠脑—饮食:在饮食上最好有共同喜恶,肠胃一致很重要。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会有夫妻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菌群交换所导致的。
(2)爬行脑—共同的敌人:双方应该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方式应该差不多。是否有共同爱好不会造成问题,但最好有共同的敌人,共同讨厌和恐惧的东西。这样会更有利于双方的团结。
(3)哺乳脑—共同的情绪反应:两人在面临相同刺激的时候能够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两人在情绪上的同频更有助于两人的交往与发展。
(4)皮质脑—编故事的方式:双方构建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一致,更有利于彼此的相互理解。
(5)镜像脑—同情共感力:有能够体验别人感受的能力,两个人在感受上可以同频共振,在关系特别不好的时候也不会主动伤害对方。
6.案例思路
(1)首先要看到来访者是谁,一个90年的女孩,咨询师要思考90年出生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时代背景是一个要时刻记得的事。
(2)咨询师要探索真正的求助动机。表面上来访者是因睡眠问题前来咨询,但睡眠的问题已经持续了那么多年,为什么现在前来咨询,我们要探索来访者更深层的需求。
(3)咨询过程依然要从情绪入手,探究来访者的情绪模式,情绪状态,情绪路线图和情绪曲线是怎样的。
(4)可以探究睡眠与性生活的关系。结合女孩的成长经历以及男女双方不同的性节奏,可能在性生活之后,男方可能会倒头就睡,而女孩从小就没有被看见,此时会感受不到被关注和被爱,这份内心的渴望可能才是咨询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