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虽然已经不再谈“心理问题”色变,但是对于心理咨询的了解似乎还在停留在片面。本次大众调查采用非专业访谈的形式,询问了身边不同的人群对于心理咨询的看法。
你知道心理咨询吗?
采访的所有大众都听说过心理咨询。
你怎么看待心理咨询的?
大多数人对于心理咨询处于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心理咨询是一种处理生活(生理及心理)、家庭、工作压力和社会矛盾的工具。可以在专业人士的疏导下打开心房,把内心的困惑、问题顺利地表达出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一同寻找解决方法。并且认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耐心的、有鼓励、引导与陪伴作用的。
同时也有人出于对安全、隐私、咨询费不便宜等方向的顾虑,认为目前的心理咨询行业并不完善。缺乏足够可信赖的途径接触心理咨询师,担心受骗。且认为目前大家对心理咨询还是抱有观望态度,并非百分百信赖心理咨询师,客观的存在着“做心理咨询会被认为不正常”的看法。
什么情况可以去做心理咨询?
有人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在人生出现重大的困扰比如说学业、婚姻、工作及家庭上的时候,或者开始胡思乱想严重影响到生活的时候就会考虑心理咨询。也有人是在医生的推荐下做了心理咨询,结果缓解了不少压力。
一方面有人认为在意识到自己出现问题时会优先考虑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或者自己查阅资料,其次才是考虑心理咨询;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国内对于心理咨询的关注、敏感度不够,不应该在出问题之后才想起心理咨询。其实心理咨询需要发挥出事前干预功能,在认为自己内心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咨询,才能及时调节压力,使得损失最小化。
“根据做心理测试的结果决定?去心理咨询前会做心理测试的吧,看你心理健不健康那种。就是跟医院检查身体一样。”
——受访者H女,土木系博士后
“现在国内对于心理咨询专注程度不够,通常是出了问题,比如退学、离婚或是得了病才会去……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进行咨询,及时发现深层焦虑压力等问题,使人自发调节到相对平衡状态。”
——受访者W女,资深HR
身边有人做过心理咨询?
大众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或者没有,并且认为即使有人去了也不会告诉别人。在农村的人不一定有条件去做。只有一位回答明确回答知道周边做心理咨询的人不多,但是都是持正面态度。
遇到问题会去做心理咨询?
正面的回答千篇一律,不积极的回答总是各有各的新奇。
“我会去,但是不能是别人建议我去的,这样会让我感觉到被冒犯,可能也是因为我脸皮薄。这个得自己主动想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