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型心理障碍(Phobia)是指当事人对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对象可能是单一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封闭空间、登高或社交活动等。
具有这种障碍的人所害怕的事物一般是外在的,且尽管当时并没有真正的危险,但还是会极力回避该物体或处境。就算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害怕是过份的或不合理的也无济于事。恐惧型心理障碍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居多,女性相对居多。
【恐惧心理具体分类】
1、场所恐惧(Agoraphobia):表现为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多为家)的其他地方如商店、剧院、车厢或机舱等。
2、社交恐惧(SocialPhobia):主要表现为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和回避,害怕被别人注视和评论;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包括除了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所有的人。
3、特殊恐惧(SpecificPhobia):是指针对某种特殊物体或处境的不合理恐惧。最常见的有害怕动物(如狗、猫、蛇、老鼠等)、害怕昆虫(如蟑螂、蜘蛛等)、恐高、害怕打雷、交通工具恐惧、外伤出血恐惧、锐器恐惧、幽闭空间恐惧以及特定疾病(如肿瘤、艾滋病、新冠肺炎等)恐惧等等。
【恐惧心理调整建议】
恐惧心理和焦虑类似,虽然更多是指对于某一个或某一类特定对象的心理状态,但同样是由于身体的亏虚和失衡造成的(单纯的肌肉强壮并不代表身心平衡,同样可能具有恐惧型障碍),如果再加上外界的强烈刺激,如童年的深刻记忆等,则影响会更明显。
通过学习和加深了解可以消除一部分外界的恐惧刺激来源,如了解冠状病毒和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就能够减轻很多无中生有的恐惧。
而消除内心的恐惧根源则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为了追求纤细苗条的身材而忽略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使身体失衡;更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树立真实的自信。当一个人身心稳定、气血充足的时候,在面对以往所害怕的事物和情境时自然也就无所畏惧了。